第(3/3)页 当孙寅贵的企业生产出亚都加湿器和百龙矿泉壶后,这些产品在各大城市卖得风风火火。 而就在这时,“不安分”的孙寅贵开始考虑向其他领域投资了。 他苦苦寻找着投资机会,终于看中了青岛这块风水宝地。 青岛是一个有着良好投资环境的城市,它有一个黄岛经济开发区。 为了使黄岛经济开发区能够迅速发展起来,山东省及青岛市已经投入了40多亿元人民币对其进行开发,与此同时,还颁布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客商前来投资办企业。 但在那个时候,由于种种原因,愿意来黄岛投资的客商却不是很多,所以黄岛的地价也一直很便宜。 孙寅贵听说这个消息后,赶紧到处收集信息资料。 后来,他打听到了客商们不愿意到黄岛投资办企业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交通不方便。 青岛到黄岛中间隔了几公里的海面,每次过海都要花上两三个小时,一旦碰上大雾天气就可能连续四五天不能通航。 对做生意的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谁都拒绝在一个交通不便的地区投资。 因此,许多原来对黄岛有兴趣的客商纷纷退步抽身。 孙寅贵得知这种情况,却产生了与众不同的想法。 他想到的是,既然青岛政府已经在黄岛投下了40多亿元的资金,就绝不会对此撒手不管,早晚会给投资者“开路”的。 根据这样的判断,在1992年初,孙寅贵毫不迟疑地拿出200万元资金买下了3.3公顷土地的使用权。 此时,国家领导人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讲话的精神已经得到传达,各地政府纷纷做出大力推进改革的行动。 青岛市委书记也宣布,要将处在闹市区的市委、市政府机关大院拍卖给企业,建成商业中心,以促进青岛经济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孙寅贵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同时他也知道自己的步子迈小了。 亡羊补牢,永不为迟。 他立即与青岛市有关部门谈判,又签下了购地6.6公顷的协议。 孙寅贵的成功正是来源于他审时度势地调整自己的政策。 借着政府政策的调整,跨步借力,你也能够成功。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 ——曹雪芹 善于在危机中发现商机 想要致富的人都难免会在致富的道路上遇到各种各样的危机,在这个时候,有些人选择了放弃,那么从此以后就只能堕入贫穷。 那些不畏困难时刻留心的人,却能够从危机中发现商机、从而走出危机,获得财富。 曾在政府任职的王建辉在一个朋友的劝说下辞去公职,远涉重洋去了匈牙利。 到了匈牙利后,他筹措资金,从国内发去了一个货柜的圣诞礼品,结果由于运输延误,具有时效性的礼品只得贱价处理。 王建辉哑巴吃黄连,又苦又急,结果大病一场。 其后,王建辉冷静下来,从中国进口太阳眼镜。 当时中国中低档眼镜已是国际市场中的宠儿,靠这批眼镜,王建辉才转危为安。 此后他一直稳扎稳打,生意渐渐好转。 他又决定到阿尔巴尼亚去开拓市场。 当时阿尔巴尼亚商品极其匮乏,外国商人又很少到那里去,王建辉认为这正是自己经商发展的大平台。 由匈牙利到阿尔巴尼亚,须穿越南斯拉夫。 王建辉独自驾车从布达佩斯出发,路上遭遇一伙歹徒抢劫,幸好警察及时赶来,他才捡了一条命,却因伤住院了。 在住院期间,王建辉发现阿尔巴尼亚医院里的小药品比布达佩斯要贵几倍。 他仔细询问了一下,得知阿尔巴尼亚本国完全依赖进口,因此药品售价奇高。 他猛然间意识到这里存在着巨大的价值空间,不是可以好好利用一下吗? 经过多方的努力,他终于取得了阿尔巴尼亚主管部门的批准,从中国进口药品。 1955年1月1日,阿尔巴尼亚实行药品经销企业注册登记,王建辉是在该国卫生部申请注册的第一个中国人。 他的公司是中国药品进入阿国的全权代理,进口量占该国药品的40%,公司是该国税收200强之一。 王建辉的经历值得我们去学习,在危机面前,他并没有因畏惧而放弃,相反,身处危机之中的他却及时发现了商机走向了成功的道路。 这时已经是1862年,美国的南北战争正打得不可开交。 林肯总统颁布了“第一号命令”,实行全军动员,并下令陆海军对南方展开全面进攻。 有一天,摩根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克查姆——华尔街一位投资经纪人的儿子。 克查姆神秘地告诉他的新朋友,说:“我父亲最近在华盛顿打听到,北方军队士兵伤亡十分惨重!如果有人大量买进黄金,汇到伦敦去,肯定能大赚一笔。” 对经商极其敏感的摩根立时心动,提出与克查姆合伙做这笔生意。 克查姆自然跃跃欲试,他把自己的计划告诉摩根:“我们先与皮鲍狄先生打个招呼,通过他的公司和你的商行共同付款,购买四五百万美元的黄金——当然要秘密进行,然后将买到的黄金一半汇到伦敦,交给皮鲍狄,剩下一半我们留着。 一旦皮鲍狄黄金汇款之事暴露出去,而政府军又战败时,黄金价格肯定会暴涨,到那时候,我们就堂而皇之地抛售手中的黄金,肯定会大赚一笔!” 摩根迅速地盘算了这笔生意的风险程度,爽快地答应了克查姆。 一切按计划行事,正如他们所料,秘密收购黄金的事因汇兑大宗款项走漏了风声,社会上流传大亨皮鲍狄购置大笔黄金的消息,“黄金非涨价不可”的舆论四处流行。 于是,很快形成了争购黄金的风潮。 由于这么一抢购,金价飞涨,摩根眼看火候已到,迅速抛售了手中所有的黄金,趁混乱之机又赚了一笔。 机会常常有,结伴而来的风险其实并不可怕,就看我们有没有勇气去抓住机遇。 敢冒风险的人才有最大的机会赢得成功。 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成功者都会经过风险的考验。 因为,不经历风雨,怎么能看见彩虹,不去冒风险,又怎能抓住财富的衣袂。 当危险逼近时,善于抓住时机迎头打击它要比犹豫躲闪它更有利。 ——培根 富人选择富的习惯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实验者把一块很重的石头放在一只乌龟的后背上,首先乌龟拼命地挣扎,但是因为石头实在是很重,乌龟不能承受那么大的重压,最后只好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眼睁睁地看着实验者。 然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实验者把石头挪开,乌龟反应很快,马上往前爬,为了活命,它不得不这样做。 然后实验者又把石头放在乌龟的背上,这次放得久了一点,乌龟的反应也稍微迟钝了一些。 如此反复多次,乌龟的反应速度便和放在它身上石头的时间成反比例趋势。 当最后一次实验者把石头撤除时,乌龟根本就没有任何反应。 三天以后,实验者发现那只乌龟还趴在那里。 一周以后发现,这只可怜的乌龟还趴在那块它已经熟悉的地板上。 如果这只乌龟会讲话,它一定会说:“我还留在这里,是因为我已经习惯重压了。”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谁都无法否认习惯的巨大力量,它与人的发展终身相随。 国外有谚语云:“人是习惯的奴隶。” 王尔德也有这样一句名言:“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 习惯到底是什么? 习惯实际上是行为多次重复后的结果,一种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 人类时时刻刻都在无意识中培养习惯,这是人的天性。 据科学家证实,一种行为连续重复21次即可成为习惯(一般也以30天为准),成为习惯即可成为自然,直至终生。 心理咨询专家胡志威研究发现,一个人工作、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 他曾做过这样一个测试,让3个人完成同样一件事,没想到,其结果却因为每个人工作习惯的不同而出人意料。 在我们身边,这种事例不胜枚举。 毫无疑问,人就是一种习惯性的动物。 无论我们是否愿意,习惯总是无孔不入,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习惯的影响力竟如此之大。 现实生活中的富人和穷人区别的原因很多,但习惯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富人的富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拥有好习惯。 好习惯让我们减少了思考的时间,简化了行动的步骤,让我们更有效率;坏习惯使我们封闭、保守、自以为是、墨守成规。 好习惯是成功的基石,好习惯是成功的阶梯。 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无论是在事业上还是在生活上,都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 好的习惯让人立于不败之地,坏的习惯把人从成功的神坛上拉下来。 保罗·盖蒂深谙此道。 一段时期,美国第一富豪盖蒂的香烟抽得很凶。 有一天,他度假开车经过法国,那天正好下着大雨,地面特别泥泞,开了好几个钟头的车之后,他在一个小城的旅馆过夜。 吃过晚饭后,他回到自己的房里,很快便入睡了。 盖蒂清晨两点钟醒来,想抽一支烟。 打开灯,他自然地伸手去找睡前放在桌上的那包烟,发现是空的。 他下了床,搜寻了一切地方,结果毫无所获。 他知道旅馆的酒吧和餐厅早就关门了,这时候要把不耐烦的门房叫起来,太不堪设想了。 他唯一能得到香烟的办法是穿上衣服,走到火车站,但它至少在6条街之外。 情景看来并不乐观。 外面仍下着雨,他的汽车停在离旅馆尚有一段距离的车房里,而且别人提醒过他,车房是在午夜关门,第二天早上6点才开门,而且能够叫到计程车的机会也等于零。 显然,如果他真的这样迫切地要抽一支烟,只有在雨中走到车站。 他衣服都穿好了,伸手去拿雨衣,这时他突然停住了,开始大笑,笑他自己,突然体会到自己的行动多么不合乎逻辑,甚至荒谬。 盖蒂站在那儿寻思:一个所谓的商人、一个自认为有足够理智对别人下命令的人,竟要在三更半夜离开舒适的旅馆,冒着大雨走过好几条街,仅仅是为了得到一支香烟。 盖蒂生平第一次注意到这个问题,他已经养成了一个不能自拔的习惯。 这个习惯显然没有好处。 他下定了决心,把那个仍然放在桌上的烟盒揉成一团丢进废纸篓里,然后脱下衣服,再度穿上睡衣回到床上。 带着一种解脱,甚至是胜利的感觉,几分钟之内,他进入一个深沉、满足的睡眠中。 自从那天晚上后,他再也没抽过一支香烟,也没有抽烟的欲望。 盖蒂说,他并不是利用这件事指责香烟或抽烟的人。 常常回忆这件事,仅仅是为了表示,以他的情形来说,被一种坏习惯制服,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差一点成为它的俘虏! 习惯的力量很大,甚至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习惯的力量起初看起来似乎很微弱,弱如一滴水,以致常常被人忽视。 但水滴石穿,当人感觉到习惯的巨大力量时,再想改变它,可谓难矣。 一个好习惯的力量,它可以给你无限的动力,使你走向好的命运。 反之,一个坏的习惯如果一直蔓延,将会影响你进步,在许多情况下,是你创业失败的根源。 拿破仑的黄金法则之一就是运用宇宙习惯的力量。 种下行为,收获习惯;种下习惯,收获性格;种下性格,收获命运。 反复是习惯之母。 你应该让习惯为你服务,而不是限制你的机会、耐性、信心和热忱。 任何不良习惯都可以被打破,代之以好的习惯,这就是成功学的核心。 习惯的力量,正是将成功法则融入你生活的最有效手段。 犹太人哈同是旧中国上海滩的犹太商人,来自印度孟买,曾经寄身于沙逊洋行的门下并为沙逊洋行经营烟土和房地产,在自立门户以后以经营房地产为主,同时也兼营烟土,经过多年的奋斗而成为远东的第一巨商。 哈同曾与孙中山、章太炎、蔡元培交往甚密。 在社会活动方面,他兴办教育、发展慈善事业、资助和组织学术文化活动,对于旧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曾经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个人生活方面,他勤俭节约、洁身自好、不近嫖赌、不吸食大烟,成为上海滩商界的人格典范。 在哈同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乃至亿万富翁后,一直保持着勤俭持家的老习惯,从不讲究奢侈豪华,经常是深居简出。 他本人的居室和寝食也都非常简单。 几片面包、一杯牛奶就是一顿早餐。 午餐若在家吃,也不过两菜一汤。 办公环境也非常将就,寒冬腊月,办公室里既不升火,也不安暖气。 在生活方面,他也有自己的清规戒律。 虽然从事鸦片生意,但却从不抽一口大烟;虽然腰缠万贯,但他的身影从来没有在上海滩赌场出现过。 此外,哈同还遵守犹太民族的家庭婚姻观念,终身没有纳妾娶小,也从不拈花惹草,或调戏、勾引家中的侍女。 这在多妻制合法的旧中国,在灯红酒绿的十里洋场,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此外,哈同夫妇还热心于教育和慈善事业。 他们一生膝下没有一个子女,但却前后收养过40多个孤儿,其中有20多个被立为义子义女。 1938年,哈同洋行将国货大楼收回后,改为“慈淑大楼”,专门用于兴办慈善事业,对于各种募捐活动哈同都是慷慨解囊。 1902年,哈同夫妇通过黄宗仰的联系,兴办了附属于革命团体爱国学社的爱国女学,由罗迹陵任董事长,一直维持到解放初。 爱国女学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女学堂之一,解放后改名为爱国中学,成为上海的名牌中学。 这就是哈同,一个秉持着良好习惯的富翁。 富人的一生中总是养成了善于发现财富的习惯,也有着对财富非常敏感的嗅觉,所以在富人的眼里,财富无处不在。 财富在于发现而不是在于等待。 穷人从小就有拒绝金钱的习惯,他们很希望得到财富,但是只知道财富是怎么挥霍的。 在他们眼里,能挥霍财富的人,才是真正的富人,而不是那些积累赚钱能力和本事的人。 能拥有财富的人,对财富总是有着强烈的拥有欲望,拥有良好的发现财富和控制财富的习惯,并且时刻都在细心地寻找着财富,同时也经营着财富。 所以说,富有是一种习惯,贫穷也是一种习惯。 常言道:“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 比尔·盖茨认为,好的习惯主要是依赖于人的自我约束,或者说是依靠人对自我欲望的否定。 然而,坏的习惯却像芦苇和杂草一样,随时随地都能生长,同时它也阻碍了美德之花的成长,使一片美丽的园地变成了杂草丛生的芦苇丛。 那些恶劣的习惯一朝播种,往往10年都难以清除。 当人到了25岁或30岁的时候,我们就很难发现他们会再有什么变化,除非他现在的生活与少年时相比有了巨大的改变。 但令人欣慰的是,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尽管养成一种坏习惯很容易,但要养成一种好习惯几乎同样容易;而且,就像恶习会在邪恶的行为中变得严重一样,良好的习惯也会在良好的行为中得到巩固与发展。 习惯的力量是一种使所有生物和所有事物都臣服在环境影响之下的法则。 这个法则可能会对你有利,也可能对你不利,结果如何,全看你的选择而定。 当你运用这一法则时,连同积极心态一起应用,所产生的力量是巨大的,而这就是你思考致富或实现任何你所希望的事情的根本驱动。 也许你并没有很好的天赋,但是,一旦你有了好的习惯,它一定会给你带来巨大的收益,而且可能超出你的想像。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约·凯恩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