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是罗森沃德的奋斗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除了在工作中留心学习和注意动态外,把全部的业余时间用于学习商业知识,找有关的书刊阅读。 到1884年,他自认为有些经验和小额本金了,决定自己开设服装店。 可是,他的商店门可罗雀,生意极不佳,经营了一年多,把多年辛苦积攒的一点点血汗钱全部赔光了,商店只好关门,罗森沃德垂头丧气地离开纽约,回伊利诺依州去。 痛定思痛,罗森沃德反复思考自己失败的原因。 最后,他找出了原由:服装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但又是一种装饰品,它既要实用,又要新颖,这才能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 而自己经营的服装店,没有自己的特色,也没有任何新意,再加上自己的商店未建立起信誉,没有销售渠道,那是注定要失败的。 针对自己出师不利的原因,罗森沃德决心改进,他毫不气馁,继续学习和研究服装的经营办法。 他一边到服装设计学校去学习,一边进行服装市场考察,特别是对世界各国时装进行专门研究。 一年后,他对服装设计很有心得,对市场行情也看得较为清楚。 于是,决定重整旗鼓,于是,他向朋友借来几百美元,先在芝加哥开设一间只有10多平方米的服装加工店。 他的服装店除了展出他亲自设计的新款服式图样外,还可以根据顾客的需求对已定型的服饰改进,甚至完全按顾客的口述要求重新设计。 因为他的服装设计款式多,新颖精美,再加上灵活经营,很快博得了客户的欣赏,生意十分兴旺。 两年后,他把自己的服装加工店扩大了数十倍,并把服装店改为服装公司,大批量生产各种时装。 从此以后,他的财源广进,声名鹊起。 1945年台湾将五大企业开放民营,王永庆决定进军塑胶工业,他以巨大的勇气买下了塑胶工业准备大干一场。 塑胶粉粒虽然生产出来了,但月产只有100吨,是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小的。 在台湾本土只能销售20吨,而日本的同类产品却是物美价廉,占据了整个台湾市场。 由于产销不能两旺,王永庆的台塑公司资金周转不灵,产品大量积压,公司面临倒闭的危险。 一些股东见前景不妙,担心的问题成了令人恐惧的现实,纷纷提出了退股。 台塑面临夭折的危险,王永庆的事业陷入前所未有的逆境。 王永庆在四面楚歌时,决意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他以常人无法想像的胆识,在股东们纷纷退股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变卖自己大部分的产业,以低价买断了台塑公司的所有产权,独自经营。 王永庆这么做,当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意气用事。 他是在冷静分析过后才做出这个惊人选择的。 他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 王永庆认真分析了台塑不景气的原因,发现除了日本产品的竞争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台湾地区的需求量有限,需求与供给之间,一个月要有80吨的差额,台塑的产品在台湾明显是供大于求。 要想改变现状,只有打开台湾以外的市场一条路可走。 但是要想把台塑的产品外销,靠月产100吨的产量是极不现实的,没有任何竞争力,唯一的办法就是扩大再生产。 王永庆决定马上扩大生产规模。 在旁人看来,月产100吨都卖不出去,还想扩大生产规模,不是疯了就是傻了! 王永庆扩大生产规模的决定不是盲目的。 因为台湾是世界上主要的烧碱生产基地之一,生产烧碱过程中被弃之不用的70%的氯气,为塑胶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经过几次扩大生产规模,又实行塑胶产品的深加工,终于使台塑企业起死回生,台塑的航母一点一点地成形了。 王永庆在台塑彻底站稳脚跟之后,没有满足,而是把目光转向了木材业,投资创办了“台湾化学纤维股份有限公司”,从而结束了台湾纸浆进口的历史。 后来又与日商合作,成立生产聚丙烯腈纤维纱的台旭纤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至此,王永庆的产业可以说是遍布台湾各地,跨化学、木材、纺织等很多个部门,被誉为“主宰台湾第一大企业家”。 1980年,他又进军美国,在美国拥有了3个石化原料厂以及11个下游工厂,被美国石化界称为“不可轻视的劲敌”,成了真正的富人。 亨利由于看到房产销售的情势大好,决定代理销售活动房屋。 当时不少人劝他不要去做,说他不可能做得好。 当时他所有的积蓄只有30 000美元,而别人告诉他最低的资本投资额是他的积蓄的许多倍。 “现在的竞争非常激烈,你能够应付得了吗!再说,你在销售活动房屋方面又有多少实际经验? 更别提业务管理了。” 他的顾问这样忠告他。 亨利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他承认竞争十分激烈,自己确实缺少资金,而且经验也不足。 “但是,”他接着说,“我收集了很多资料,上面显示,活动房屋这个行业正在扩展,我对我可能遇到的竞争进行了彻底的研究。 我知道我在销售方面可以做得比镇上任何人都好。 我也预料到会犯一些错误,但我相信会很快超过别人。” 于是,他毫不动摇地行动了。 最后他那坚定不移的信心赢得了两位投资者的信任,也使他得到了几乎不可能的优惠——一家活动房屋制造商答应,在不需要现金的条件下,将一些很少量的存货供应给他。 就这样亨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当年,他卖出了超过100万美元的活动房屋。 正因为他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所以才能够取得这些成果。 可见,一切胜利皆始于个人求胜的意志和信心。 一个人只要有自信,那么他就能成为他希望成为的那种人,在日常生活中,强者不一定是胜利者,但是,胜利者都是有信心的人。 一个人要永远保持成功的自信!在每做一件事前告诉自己这一次一定会成功,信心将随着你每一次目标的实现而增长。 随着信心的增长,你会把目标设置得更高,通过努力,获得更大的成功。 拥有成功的信念,你行,我也行,这是成功的第一个前提。 你必须相信你能够成功并获得财富,你必须相信自己。 自我暗示是建立信心的一个有效的工具,在你把自己的信念列入你精密的计划或者发财致富的规划中时,自我暗示也是非常有益的。 为什么对自己有信心是如此必要呢? 原因很简单: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能干好,你不可能说服别人相信你的计划。 另外,成功从来不是凭空产生的,要扫除成功路上的障碍,克服难以避免的困难,都需要信念引导你走向成功,不管是个人还是团体,在为实现计划的努力过程中,必须确立如下的行为准则:如果你不是真心实意、完完全全地相信自己要做的事,那么别去做,否则你肯定会失败。 成功需要真心的承诺。 如果你不相信自己,你不会去奋斗,不会去拼搏,也不知道如何使用自己的精力。 将信将疑只会带来部分成功,但也意味着部分失败。 对自我的怀疑可以从糟糕的结果当中看出。 要想成为亿万富翁,你必须知道,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对自己的信心及能力要给予完全的信任。 曾经雄心勃勃、不可一世的祥子,现在落魄到了极点,买了回家的火车票以后,口袋里只剩下仅有的一元钱了,这便是他的全部家产。 从深圳开出的143次列车开始检票了,他百感交集。 “再见了!深圳。” 一句告别的话,还没有说出,就已经泪流满面。 “我不能就这样走。” 在跨上车门那一瞬间,祥子又退了回来。 火车开走了,他留在月台上,在口袋里悄悄撕碎了那张车票。 深圳的车站是这样繁忙,你的耳朵里可以同时听到七八种不同的方言。 他在口袋里握着那一元硬币,来到一家商店门口,五毛钱买了一只儿童彩笔,五毛钱买了4只“红塔山”的包装盒。 在火车站的出口,他举起一张牌子,上书“出租接站牌(一元)”几个字。 当晚,祥子吃了一碗加州牛肉面,口袋里还剩了18元钱。 5个月后,“接站牌”由4只包装盒发展为40只用锰钢做成的可调式“迎宾牌”。 火车站附近有了他的一间房子,手下有了一个帮手。 3月的深圳,春光明媚,此时各地的草莓蜂拥而至。 10元一斤的草莓,第一天卖不掉,第二天就只能卖5元,第三天就没人要了。 此时,样子来到近郊一个农场,用出租“迎宾牌”挣来的1万元,购买了3万只花盆。 第二年春天,当别人把摘下的草莓运进城里时,祥子栽着草莓的花盆也进了城。 不到半个月,3万盆草莓销售一空,深圳人第一次吃上了真正新鲜的草莓,他也第一次领略了1万元变成30万元的滋味。 要吃即摘,这种花盆式草莓,使祥子拥有了自己的公司。 他开始做贸易。 他异想天开地把谈判地点定在五星级饭店的大厅里。 那里环境幽雅且不收费。 两杯咖啡,一段音乐,还有彬彬有礼的小姐,祥子为没人知道这个秘密而兴奋,他为和美国耐克鞋业公司成功签订贸易合同而欢欣鼓舞。 总之,祥子的事业开始复苏了,他又重新找回了以前的感觉。 无论如何都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只有这样,你才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才会在失败中崛起,开创出自己的事业来。 在市场经济的猛烈冲击下,我国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商海之潮。 很多人都在找致富之路,致富才能满足物质需求。 从机关干部到工人,从大学教授到售货员,从博士到农民,各个行业、各个阶层的人士纷纷“下海”。 真可谓商海无垠,水也滔滔,波也滔滔。 在茫茫的商海中,工能致富,农能致富,知识分子也能致富。 社会面临的现实又是:家无隔宿之粮的人固然要致富,就是丰衣足食者亦要致富,否则不能抵御通货膨胀。 一个繁盛的大都会,金融活动之所以格外活跃,就是因为投资已成为各界人士必然的致富之途,而不是少数人和有关机构的专利范围。 可以说,这是一个无法逃避的时代,每个人都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所站的人生位置。 这个世界是一个体系,无时无刻不在运作、发展,这个过程中提供着很多创业的机会。 问题是机遇在你面前,你敢于以果断的行动去抓住它,使其成为事业成功的契机。 这里面就有一个信心问题。 独木桥的那一边是美丽丰硕的果园,自信的人大胆地走过去采撷到自己的愿望,而缺乏自信的人却在原地犹豫:我是否能够过得去? ——而果实,都被大胆行动的人采走了。 维克多·格林尼亚年轻时是英国瑟儿堡地区很有名的一个浪荡公子。 有一次,在一个盛大的宴会上,他像往常一样傲气十足地邀请一位年轻美丽的小姐跳舞,那位姑娘觉得受到了极大的侮辱,怒不可遏地说:“算了,请你站远一点。 我最讨厌你这样的花花公子挡住我的视线。” 这句话刺痛了格林尼亚的心。 他在震惊、痛苦之后,猛然醒悟,对自己的过去无比悔恨,决心离开瑟儿堡,去闯一条新路。 他在留给家人的纸条上说:“清不要探问我的下落,容我刻苦努力学习。 我相信自己将来会创造出一番成就来的!” 结果,经过8年的刻苦奋斗,他终于发明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格式试剂”,并荣获诺贝尔奖,成为著名的化学家。 人并非天生伟大,成功者也不是天生之才,而是自信、主动意识决定了一个人走向成功!像维克多·格林尼亚这样的“浪子回头金不换”,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毛泽东 亿万富翁绝不会存有安于现状的念头 约翰·伍迪在他从事的体育领域相当成功。 年轻时,他多次参加奥运会,累计得过10枚金牌。 在他执教的20多年里,又培养了11位得过世界冠军的运动员。 “你认为一个人要成功,最重要的是什么?” 有一天,在一次训练的过程中,他的一个学生问他。 “不安于现状,永远追求新高度。” 约翰·伍迪说。 约翰·伍迪认为,作为一个运动员,在其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很多阶段,在任何一个阶段安于现状,都可能导致运动生涯的终止。 比如,一个运动员如果取得地区冠军就满足了,他绝对不可能取得全国冠军;当他取得全国冠军就满足了,他绝对不可能取得世界冠军;当他取得一项世界冠军就满足了,他绝对不可能取得下一项世界冠军。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经常这样教导我的队员。” 约翰·伍迪说,“他们没有让我失望。” 事实上,整个世界都是竞技场,每一个人从出生那天起,就投入到比赛中了。 比学习成绩,比工作成果,比事业成就,比家庭幸福……成功的人,总是那些不安于现状的人。 如果你想要成为亿万富翁,就必须存有不安于现状的念头。 松下幸之助天生体质孱弱,在电灯公司工作时,虽没有一个使生活稳定的整套计划,但在松下心中却开始有了“非做个打算不可”的意念。 身体虽然病弱,但他的升级加薪却很快。 婚后第二年,也就是22岁那年春天,松下升级做检查员了。 这是一般工人梦寐以求的职位。 当然,在所有检查员当中,松下又是最年轻的。 检查员的工作是:前往客户家,检查前一天技工完成的工作。 大约一天要查15~20户,因为是松下久已熟悉的工作,加上工人都是老同事和老部下,他们的工作习惯松下很了解,一看就知道好坏。 这种工作很轻松,并且总会受到礼遇。 没想到这个检查员的工作,竟成为松下日后辞职的动机之一。 在做检查员之前,松下自己开始研究电灯插座的改良设计,花了很多心血,终于完成一个试验品,心里非常高兴。 他打算先给主任看,请他批评指教,再请公司把插座都改为这种新式设计。 主任的话却令人意外:“松下君,这东西不行,完全没有希望,像这种程度的东西,根本没资格提出来。” 松下好像挨了当头一棒,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过了一会儿才问:“不行吗?” “不行。 还要多多下工夫啊!” 离开主任的时候,松下无法忍住眼泪。 本来深信自己的作品是好的,期望过高,所以失望也大。 松下伤心地哭了出来,他自小就比较爱哭。 过了好久松下才明白,那个插座有利也有弊,是完全失败的作品。 于是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研究成功。 就在这时,他升级做了检查员,便把插座的事暂时搁下,专心去做检查员了。 其间,他不由得又记起以前改良的插座架。 “我做得很好,的确比原来的有改进之处,我要把它完成。 检查员的工作,别人看来的确是值得羡慕的轻松工作,可是我不满意。 这样混下去行吗?” 有了这样的想法,终于有了结论:“辞掉公司的工作,制造电灯插座,卖给公司。 主任说不行,那是他看错了。” 松下由此下定决心,辞退工作,然后制造插座,还有各种电器用具。 万一失败,就再回到电灯公司,做一个终身忠实的从业员。 这样的一次选择,改变了松下整个一生。 如果松下心甘情愿地守在检查员的职位上干上一辈子的话。 那不光他本人将彻底平庸,对整个人类社会也是一大损失。 有一个叫李刚的人,他曾经在一家合资企业任首席财务官。 在成为首席财务官之前,他工作非常卖命,并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老板非常赏识他,第一年就把他提拔为财务部经理,第二年提拔为首席财务官。 坐上首席财务官职位后,拿着丰厚的薪水,驾着公司配备的专车,住着公司购买的华宅,他的生活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然而,他的工作热情却一落千丈,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享乐上面。 当朋友问他还有什么追求时,他说:“我应该满足了,在这家公司里,我已经到达自己能够到达的顶点了。” 李刚认为公司的CEO是董事长的侄子,自己做CEO是不可能的,能够做到首席财务官就到达顶点了。 他在首席财务官的位置上做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却没有干出一点值得一提的业绩。 朋友善意地提醒他:“应该上进一点了,没有业绩是危险的。” 没想到,李刚竟然说:“我是公司的功臣,而且这家公司离不了我李刚,老板不会把我怎么样的!” 他甚至在心里对自己说,丰厚的薪水永远属于我,车子永远属于我,房子永远属于我,没有人可以夺去,因为没有人可以替代我。 的确,公司很多工作都离不开李刚。 然而,他的糟糕表现,还是让老板动了换人的念头。 终于,在一个清晨,李刚驾着车,和往日一样来到公司,优越感十足地迈着方步踱进办公室里,第一眼看到的却是一份辞退通知书。 被辞退了,丰厚的薪水没了,车子不得不还给公司。 而且,他还从舒适的房子里搬了出来,不得不去租一间小得可怜的、上厕所都不方便的小套间。 永不满足是使事业成功的强有力的刺激,尤其是与特定的目标相结合的时候。 青年时期轻而易举地获得成功,若从此而心满意足,那将是:获得最终成功的障碍。 “10岁神童,15岁才子,过了20年只是平平凡凡的人了。” 这句俗语,说透了其中的含义。 贫困的人常能白手成家;反之,继承父母财产的人,却往往家道中落。 如此看来,没有欲望的人,就好比没有上发条的钟表一样,要钟表走动,必须费些力气,亲自上紧发条。 有一位母亲就说了下面的话,为她的儿子上紧了发条:“没有人比你更优秀。 但是,倘若你不做番事业来证明,那么,你与别人也是毫无差异的。” 不能坚持正确目标并为之奋斗的年轻人,就犹如正在玩耍却又感到无聊的孩子一样——他们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总是撅着嘴。 突然,你意想不到地得到了10万美元,你要怎么利用呢? 曾有心理学者向知识阶层提出这个问题。 然而,因为被问及的人大部分都有固定的收入,以致所答大体一致:要把一部分当养老金,以旅行或玩乐度其余生。 要把这一笔意外的财富用来完成人生某个大目标者,一个也没有。 这恐怕是因为持有大目标的人太少了。 意外得来的财富常使受益者大部分脱离了生产者的行列,变成仅仅为消费而生活的人。 不安于现状,你就会时刻都保持创新的活力和干劲。 能够充分发挥自我的潜能。 个人价值得到最好、最有效的彰显。 因此,绝不要安于现状,努力行动吧! 没有追求的人很快就会消沉。 哪怕只有不足挂齿的追求也总比没有要好。 ——卡莱尔 再添一把柴,火就会燃烧 人生如战场,没有常胜将军,谁都会经历失败。 面对一次次失败,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认准自己的目标继续奋斗,一直坚持到成功那天。 面对一次次的失败,许多人心灰意冷、消极颓废,最终选择了放弃。 他们是被自己的软弱的意志彻底地扼杀了,其实他们离成功也许只差一步。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条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同一个水箱里,中间用透明的玻璃隔开。 刚开始,鳄鱼会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起进攻。 一次次失败后,它毫不气馁,总是接着向小鱼发动更猛烈的进攻。 一次、二次、三次……无数次进攻无希望以后,它不再进攻了。 这个时候,心理学家把中间隔板拿开,鳄鱼却仍然一动不动,任凭那些小鱼在它的眼皮底下游来游去,最终被活活的饿死。 其实这时候那条鳄鱼再多一点坚持和努力,就能够保留住自己的性命!往往,再多一点努力和坚持便能够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成功。 以前做出的种种努力,付出的艰辛便不会白费。 令人感到遗憾和悲哀的是,面对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多数人选择了放弃,没有再给自己一次机会。 现实生活中,成功往往就是在你承受不了的失败和痛苦后,再多一点点坚持,多一点点努力得来的! 你听过海耶斯·琼斯令人兴奋感动的事迹吗? 他是1960年高栏比赛的风云人物,他赢得一场又一场的比赛,打破了许多纪录,轰动一时。 他顺理成章地当选为参加当年在罗马举行的奥运会的选手。 他参加110米高栏赛,全世界都认为他能赢得金牌。 但是,出乎意料,他并没有得到金牌,只取得了第三名的名次。 这当然是个极大的挫折,他的第一个想法是:“怎么办呢? 我或许该放弃比赛。” 要再过4年才会有奥运会,而且他已经赢得所有其他比赛的高栏冠军,何必再受4年艰苦的训练? 看来唯一合理的路是忘掉比赛,开始在其他事业上寻求发展。 这当然非常合乎逻辑,但是海耶斯·琼斯却不能安于这种想法。 “对自己一生追求的东西,”他说,“你不能够事事讲求逻辑。” 因此他又开始了训练,一天3小时,一个星期7天,在之后几年里,他又在60米和70米高栏项目创造了一系列新纪录。 1964年2月22日,在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琼斯参加60米高栏赛。 赛前他曾经宣布这是他最后一次参加室内比赛。 大家的情绪都很紧张,每个人的眼睛都看着他。 他赢了,打破了自己以前所创的最高纪录。 在那个时候的老麦迪逊广场花园,跑者跑过终线之后,就转进一个弯道,观众看不见。 琼斯跑完,走回跑道上,低头站了一会儿,答谢观众的欢呼。 然后17 000名观众都起立致敬,琼斯感动得热泪盈眶,很多观众也流下泪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