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你也可以成为亿万富翁-《有钱人想的和你不一样》


    第(1/3)页

    第二章    你也可以成为亿万富翁

    只有改变才能成为亿万富翁

    一个人若想求取功名,如果他连考场都不进,功名就永远不可能降临。

    同样,一个人若想成为人人羡慕的亿万富翁,如果不思改变现状,那财富也永远不可能降临到他头上。

    因此,要成为亿万富翁,必须寻求改变。

    人都有一种思想和生活的习惯,就是害怕自己的环境改变和思想变化,人们喜欢做经常做的事情,不喜欢做需要自己变化的事情。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抓住机会,并不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力,也不是因为我们不愿意抓住机会,因为我们恐惧改变。

    人一旦形成了思维定式,就会习惯地顺着定式的思维思考问题,不愿也不会转个方向、换个角度想问题,这是很多人的一种愚顽的“难治之症”。

    比如说看魔术表演,不是魔术师有什么特别高明之处,而是我们大伙儿思维过于因袭守旧,想不开,想不通,所以上当了。

    比如人从扎紧的袋里奇迹般地出来了,我们总习惯于想他怎么能从布袋扎紧的上端出来,而不会去想想布袋下面可以做文章,下面可以装拉链。

    让一个工人辞职去开一个餐厅,让一位教师去下海,他不愿意的几率大于60%,因为他害怕改变原来的生活和工作的状态。

    如果能够勇敢地面对变化,便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自己,便很容易获得成功。

    比尔·盖茨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比尔·盖茨是一名学生,在学校过着非常舒适的大学生活,走出校园去创业,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但是比尔·盖茨毅然决定改变现状,凭着自己的才华和毅力终于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富翁。

    德威特·华莱士,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惯于接受大家习以为常的做事态度,他对于变化丝毫都不恐惧。

    勇敢地接受变化,常常走向成功。

    在生活的旅途中,我们总是经年累月地按照一种既定的模式运行,从未尝试走别的路,这就容易衍生出消极厌世、疲沓乏味之感。

    所以,不换思路,生活也就乏味。

    很多人走不出思维定式,所以他们走不出宿命般的贫穷结局;而一旦走出了思维定式,也许可以看到许多别样的人生风景,甚至可以创造新的奇迹。

    因此,从舞剑可以悟到书法之道,从飞鸟可以造出飞机,从蝙蝠可以联想到电波,从苹果落地可悟出万有引力……常爬山的应该去涉水,常跳高的应该去打打球,常划船的应该去驾驾车,常当官的应该去为民。

    换个位置,换个角度,换个思路,寻求改变,你才能改变贫穷的现状,才有可能成为亿万富翁。

    布兰妮是一位普通的美国妇女,她先后生了两个女儿,仅靠老实的丈夫在一家工厂做工所得的微薄工资维持生计,一家四口的生活甚是拮据。

    贫苦的生活使布兰妮倍感失望,她觉得前途一片渺茫。

    经过深思熟虑后,她决定自己动手,改善家庭经济困难的现状。

    这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撞上门来。

    一天傍晚,丈夫邀了几位朋友到家里来玩,布兰妮便去准备晚餐。

    其实,朋友来玩是丈夫虚晃一枪,请朋友品尝布兰妮做的菜肴才是真。

    布兰妮确实有一手很好的烹饪技术,但丈夫事先没交代有朋友来吃饭,时间匆促,来不及做什么准备,布兰妮只好随便做了几道家常菜。

    但就是这几道家常菜,使丈夫的朋友吃得赞不绝口。

    有个朋友心直口快,对布兰妮说:“你的烹饪技术最低都可以拿个二级职称,开家餐馆,顾客一定会很多。”

    其他的朋友也都随声附和。

    布兰妮听了朋友的夸奖,心里自然高兴。

    但她觉得马上就去开一家餐馆,从自己的技术方面考虑,条件是具备了,但要租铺面、添设备,其资金一时难以解决。

    她想到开餐馆的这两个条件只具备其中之一,认为时机还未成熟。

    这时,她看到朋友们的酒兴正浓,便想去做一些点心送上桌再给他们助酒兴,于是又下厨房去了。

    不一会儿,布兰妮端上点心,朋友们先闻着香味,再品尝到味道,又是一阵叫好。

    于是又有朋友说:“你就开家食店,专卖这种点心,保证能赚。”

    布兰妮说:“我是想开个食店卖点心,就在家里做,只要早晨在门口出个摊位就行了。”

    这样,布兰妮便每天早晨出摊卖起自做的点心了。

    她决定,一次只做10斤面粉的点心。

    由于她做出的点心色、香、味俱全,早上摆出去,采取薄利出卖,很快就卖完了。

    到后来,一些顾客熟了,来迟了见没有了点心,还会到她家里来寻找,往往把留下给自家人吃的点心都拿走了。

    一个月下来,布兰妮卖点心所赚到的钱比丈夫的工资要高出3倍多。

    布兰妮觉得,卖这种点心虽然赚钱,但仅能帮助解决早餐的问题,若是作为一种商品向社会行销,没有品牌的名分,这就困难了。

    于是,她开始寻找新产品。

    几个月后,她在一家书店发现了一本新出的《糕点精选》,其中有一则醒目的广告,是宣传全麦面包的。

    据广告上所说,这是一种富含维生素的保健食品,不管老少吃了都有好处。

    并指出,由于过去对这种糕点的制作方法过于粗糙,致使成品面包色泽变黑,很长时间没能在社会上推广开来。

    现在,已经有了一种新的制作方法,使做出来的面包不失原有的丰富营养,同时又色、香、味俱全。

    布兰妮越看心里越高兴,她还看到这种糕点是用全麦面粉和纯白面粉各自调和后压成薄层,再分层叠成若干后卷成卷,这就叫“千层卷”。

    这一制作面包的新方法,已经获得专利权,专利权所有者正寻找合作伙伴。

    布兰妮看完广告,她觉得这才是自己创业的机会。

    因为这种“千层卷”水分低,既便于长期保存,又符合人们在美食和保健两方面的需要,投放市场,必受顾客欢迎。

    布兰妮心里想:“我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布兰妮用抵押房屋的钱先买下做这种新式面包的专利权和一些必要的设备,余下一部分钱作为流动资金。

    她将自己开的面包店起名为“棕色浆果烤炉”。

    此后布兰妮只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便把一个家庭式的小面包店,发展成为一家具有现代化设备的大企业,每年的营业额由3万多美元,增长到400多万美元,布兰妮也跻身于富人之列。

    如果不寻求改变,布兰妮和她的家人也许一辈子就只能徘徊于贫穷的边缘,平庸一生。

    因此,现在的你贫穷并不可怕,关键在于你是否有改变的欲望,只有改变才能使你成为亿万富翁。

    你是否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问过自己:“我做过的事情,是否让我自己满意?”

    如果目前你所做的事情、你所处的位置连你自己都不满意,那说明你没有做到卓越。

    既然事情没有做到卓越,你依然贫穷,为什么不寻求改变呢?

    许多亿万富翁几乎都经历过贫困的童年生活,他们为自己低下的社会地位感到屈辱,他们渴望像富有的人一样拥有财富、摆脱贫困,再也不想一无所有。

    像富有的人一样干,我也行!正是他们强烈的渴望帮他们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他们不满足于现状,他们遭受了无数挫折,却最终获得数以亿万计的财富。

    这对你同样适用。

    你对自己目前的状况并不是很满意,你也没有必要为自己的不满意感到羞愧,相反,这种不满能够产生很强的激励作用。

    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只有低能的人或智者才是完全幸福的,因为我们还没有达到这种圆满的境界,我们不该害怕公开讨论自己的不满,渴望更好的状况是完全合理的。

    你深深珍惜的梦想是你的一部分,他们致富的实践是你需要借鉴的宝典。

    所以,要坚信自己能像他们一样干得好,那么你便开始起航吧,让亿万富翁的榜样为你的行动提供动力!

    如果一个人满足于给别人打江山,那么,他永远只能是一个优秀的打工仔。

    要想摆脱这种局面,必须改变你自己。

    年轻时的李嘉诚在一家塑胶公司业绩优秀,步步高升,前途光明,如果是一般人,也应该心满意足了。

    然而,此时的李嘉诚,虽然年纪很轻,但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在他所经历的各行各业中,都有一种如鱼得水之感。

    他的信心一点一点地开始膨胀起来,他觉得这个世界在他面前已小了许多,他渴望到更广阔的世界里去闯荡一番,渴望能够拥有自己的企业,闯出自己的天下。

    于是李嘉诚不再满足于现状,也不愿意享受安逸。

    于是,正干得顺利的他,再一次跳槽,重新投入竞争的洪流,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开始了新的人生搏击。

    他的老板自然舍不得放李嘉诚离去,再三挽留她。

    老板见挽留不住李嘉诚,并未指责他“不记栽培器重之恩”,反而约李嘉诚到酒楼,设宴为他饯行,令李嘉诚十分感动。

    席间,李嘉诚不好意思再隐瞒,老老实实地向老板坦白了自己的计划:

    “我离开你的塑胶公司,是打算自己也办一家塑胶厂,我难免会使用在你手下学到的技术,也大概会开发一些同样的产品。

    现在塑胶厂遍地开花,我不这样做,别人也会这样做的。

    不过我绝不会把客户带走,不会向你的客户销售我的产品,我会另外开辟销售线路。”

    李嘉诚怀着愧疚之情离开塑胶公司——他不得不走这一步,要赚大钱,只有靠自己创业。

    这是他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他从此迈上了充满艰辛与希望的创业之路。

    正是要求改变现状的欲望改变了李嘉诚的一生。

    你是否有改变自己的强烈欲望,你是否有做富人的雄心大志?

    那就先来看看约翰·富勒的故事吧:

    富勒有7个兄弟姐妹,他从5岁开始工作。

    他有一位很有见识的母亲,她经常和子女们谈到:“我们不应该这么穷。

    不要说贫穷是上帝的旨意,我们是很穷,但不能怨天尤人,那是因为你们的爸爸从未有过改变贫穷的欲望,胸无大志。”

    这些话深深打动了富勒的心,他一心想跻身于富人之列,于是开始努力追求财富。

    成年后,他陆续收购了8家公司。

    谈及成功的秘诀,他还是用多年前母亲的话回答:“我们是很穷,但不能怨天尤人,那是因为你们的爸爸从未有过改变贫穷的欲望,胸无大志。”

    富勒在多次受邀演讲中说到:“虽然我不能成为富人的后代,但我可以成为富人的祖先。”

    富人之所以成为富人,就在于从小就立志要改变自己、改变贫穷的家族,一定要成为富人的祖先。

    如果你是家具公司的营销员,有一把椅子市场价100元,让你600元卖掉,你肯定想到的是不可能。

    但如果现在有一伙绑匪,将你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的人绑架了,让你在两小时之内把椅子600元卖掉,如果卖不掉就要撕票,你会不会卖掉?

    相信你心头会滋生出一种强烈的欲望,去做成这件事。

    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并没有卖椅子那样困难,为什么离成功总是那么的遥远,这取决于你是否有强烈的欲望去完成某件事;不再是想成功,而是一定要成功。

    你的欲望有多么强烈,就能爆发出多大的力量;欲望有多大,就能克服多大的困难。

    你完全可以挖掘生命中巨大的能量,激发成功的欲望,因为欲望是成功的原动力,欲望即力量。

    既然只有改变才能成为亿万富翁,那就赶快行动吧。

    你改变的欲望越强烈,改变的能量就越大。

    没有尝试的地方,就绝对没有成功。

    ——纳尔逊

    首先应该学习富翁的思维方式

    犹太经典《塔木德》中有这样一句话:“要想变得富有,你就必须向富人学习。

    在富人堆里即使站上一会儿,也会闻到富人的气息。”

    穷之所以穷,富之所以富,不在于文凭的高低,也不在于现有职位的卑微或显赫,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于你是恪守穷思维还是富思维。

    爱思考的人不一定是一个富人,但富人一定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因为思考是让一切做出改变的开始,也只有通过思考,才可以让一切改变。

    穷人,只要是真正的穷人,是不会思考的,他不会去思考别人为什么能变成富人,更不会去思考自己为什么会是一个穷人。

    他会把自己的穷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于社会和他人,从不会觉得与自己有任何的关系。

    穷人肯于付出力气,但却不舍得动自己的大脑,他认为思考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或者是自己不能做的事情。

    穷人因为不善于思考,所以就不能做出改变,所以就成不了富人。

    思维是一切竞争的核心,因为它不仅会催生出创意,指导实施,更会在根本上决定成功。

    它意味着改变外界事物的原动力,如果你希望改变自己的状况,获得进步,那么首先要做的是:改变自己的思维。

    穷人的穷,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没有钱,而在于他们根本就缺乏一个赚钱的头脑。

    富人的富有,也不仅仅因为他们手里拥有大量的现金,而是他们拥有一个赚钱的头脑。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就是财富和头脑的关系:

    有一个百万富翁和一个穷人在一起,那个穷人见富人生活是那么的舒适和惬意,于是穷人对富人说:

    “我愿意在您府上为您干活3年,我不要一分钱,但是你要让我吃饱饭,并且有地方让我睡觉。”

    富人觉得这真是少有的好事,立即答应了这个穷人的请求。

    3年期满后,穷人离开了富人的家,从此不知去向。

    十年又过去了,昔日的那个穷人,竟然已变得非常富有,以前的那个富人和他相比之下,反而显得很寒酸。

    于是富人向昔日的穷人要求:愿意出10万块钱,买下他变得这么富有的秘诀。

    昔日的那个穷人听了哈哈大笑说:“过去我是用从你那儿学到的经验赚钱,而今天你又用钱买我的经验,真是好玩啊!”

    原来那个穷人用了3年时间,学到了如何致富的秘诀。

    于是他赚到了很多钱,变得比那个富人还有钱,那个富人也明白了这个穷人比他富有的原因,这是因为穷人的经验,已经比他多了。

    为了让自己拥有更多的财富,他只好掏钱购买原来的那个穷人的经验。

    要想富有,就必须学习像亿万富翁一样思考。

    只要去学习像他们一样思考,你就会得到他们拥有财富的秘诀。

    香港领带大王曾宪梓是学习像富人一样思考的典型。

    在商业竞争十分激烈的香港,曾宪梓正是因为独辟蹊径,抓住生产高档领带这个商机,才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

    曾宪梓出生于广东梅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生活极其艰苦,家中经济困难,无钱支付学费,从中学到大学的学费全靠国家发给的助学金。

    他1961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生物系,1963年5月去泰国,1968年又回到香港。

    在这段时间中,他的处境甚为艰难,甚至给人当过保姆看孩子挣钱。

    空余时间他抓紧时间阅读有关经营方面的书籍,向一些内行人请教经营的基本常识和技巧,他还注意研究香港的工商业及市场情况。

    经过长期的琢磨思考,有一天终于从市场的“缝隙”中找到了发展的机遇:香港服装业很发达,400多万香港人中,有不少人有好几套西装。

    香港比较流行的话,叫做“着西装,捡烟头”,捡烟头的人都穿西装,可见西装之普遍。

    可曾宪梓发现,在香港没有一家像样的生产高档次领带的工厂,于是他决定开设领带厂。

    曾宪梓在决定办领带厂后,遇到了一系列想像不到的困难。

    最初,他从人们的价格承受能力考虑,准备生产大众化、低档次领带,试图以便宜的价格来吸引顾客,领带的批发价低至58元一打,减除成本38元,心想还可以赚20元。

    可惜,现实却偏偏开他的玩笑,买主拼命压价,利润所剩无几,尽管这样,还是不容易销出,一度经营不顺。

    他吸取了产品“受阻”的教训,决定尝试生产高档次领带。

    他用剩下的钱,到名牌商场买了4条受顾客欢迎的高级领带。

    买回后逐一“解剖”,研究它的制造过程。

    他根据样品,另外制作了4条领带,并将“复制品”与原装货一起交给行家鉴别,结果以假乱真,行家也无法识别。

    这样一来,进一步坚定了他生产高级领带的想法。

    他立即借了一笔钱,购买了一批高级布料,赶做了许多领带。

    岂料,领带商因怀疑产品质量而不从他这里进货,一度造成了产品的积压。

    曾宪梓想,别人不买我的货,主要是不认识这些货,如果将它放在高档商店的显著位置,就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可能会打开销路。

    他把自己缝制的4条领带寄存在当时位于旺角的瑞星百货公司内,要求陈列在最显眼的位置,供顾客选择。

    工夫不负有心人,他的领带受到广泛好评,随之而来的是销量的大增。

    曾宪梓也因此而一举成功。

    人的一生之中,大部分成就都会受制于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你首先要改变思维,像一个富人那样去思考,问题才能够得到解决,事业才能够得到发展。

    约翰的母亲不幸辞世,给他和哥哥约瑟留下的是一个可怜的杂货店。

    微薄的资金,简陋的小店,靠着出售一些罐头和汽水之类的食品,一年节俭经营下来,收入微乎其微。

    他们不甘心这种穷困的状况,一直探索发财的机会,有一天约瑟弟弟:

    “为什么同样的商店,有的人赚钱,有的人赔钱呢?”

    回答说:“我觉得是经营有问题,如果经营得好,小本生意也可以赚钱的。”

    可是经营的诀窍在哪里呢?

    于是他们决定到处看看。

    有一天他们来到一家便利商店,奇怪的是,这家店铺顾客盈门,生意非常好。

    这引起了兄弟二人的注意,他们走到商店的旁边,看到门外有一张醒目的红色告示写道:

    “凡来本店购物的顾客,请把发票保存起来,年终可凭发票,免费换领发票金额5%的商品。”

    他们把这份告示看了几遍后,终于明白这家店铺生意兴隆的原因了:原来顾客就是贪图那年终5%的免费购物。

    他们一下子兴奋了起来。

    他们回到自己的店铺,立即贴上了醒目的告示:“本店从即日起,全部商品降价5%,并保证我们的商品是全市最低价,如有买贵的,可到本店找回差价,并有奖励。”

    就这样,他们的商店出现了购物狂潮,他们乘胜追击,在这座城市连开了十几家门市,占据了几条主要的街道。

    从此,凭借这“偷”来的经营秘诀,他们兄弟的店迅速扩充,财富也迅速增长,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豪。

    一个人成功与否掌握在自己手中。

    思维既可以作为武器,摧毁自己,也能作为利器,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未来。

    你是一名穷人,如果你改变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像亿万富翁一样思考,你的视野就会开阔无比,最终成为一名富人;如果你一味坚持穷思维而不思改变,那么你只能继续穷下去了。

    一切财富都来自劳动和知识。

    ——欧文·华莱士

    从心理上成为一名富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人:他们或许从外表上看去像富人,但却是一副穷人做派。

    实际上他们根本不能算富人,只是一些比较有钱的“穷人”罢了。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要想成为一名富人,首先必须从心理上成为一名富人。

    只有从心理上成为一名富人,才能摆脱心理的贫穷。

    井底里有一只刚出生不久的青蛙,对生活充满了好奇。

    小青蛙问:“妈妈,我们头顶上蓝蓝的、白白的,是什么东西?”

    妈妈回答说:“是天空,是白云,孩子。”

    小青蛙说:“白云大吗?

    天空高吗?”

    妈妈说:“前辈们都说云有井口那么大,天比井口要高很多。”

    小青蛙说:“妈妈,我想出去看看,到底它们有多大多高?”

    妈妈说:“孩子,你千万不能有这种念头。”

    小青蛙说:“为什么?”

    妈妈说:“前辈们都说跳不出去的。

    就凭我们这点本事,世世代代都只能在井里呆着。”

    小青蛙有些不甘心地说:“可是前辈们没有试过吗?”

    妈妈说:“别说傻话了。

    前辈们那么有经验,而且,一代又一代,怎么可能会有错?”

    小青蛙低着头说:“知道了。”

    自此以后,小青蛙不再有跳出井口的想法。

    小青蛙的悲剧就在于它“不再有跳出井口的想法”了。

    只有你的心中存有广阔的蓝天,你才能跳出贫穷的井,成为一名富人,如果连跳出井口的愿望都没有了,那么,此后就只能坐在井底了。

    洛克菲勒小时候,全家过着不安定的日子,一次又一次地被迫搬迁,历尽艰辛横跨纽约州的南部。

    可他们却有一种步步上升的良好感觉,镇子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繁华,也一个比一个更给人以希望。

    1854年,15岁的洛克菲勒来到克利夫兰的中心中学读书,这是克利夫兰最好的一所中学。

    据他的同学后来回忆说:“他是个用功的学生,严肃认真、沉默寡言,从来不大声说话,也不喜欢打打闹闹。”

    不管有多孤僻,洛克菲勒一直有他自己的朋友圈子。

    他有个好朋友,名叫马克·汉纳,后来成为铁路、矿业和银行3方面的大实业家,当上美国参议员,并作为竞选总统的后台老板,在政界为洛克菲勒行将解散的美孚石油托拉斯进行斡旋。

    洛克菲勒和马克·汉纳,两个后来影响了美国历史的大人物,在全班几十个同学中能结为知己,不能说出于偶然。
    第(1/3)页